• English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地方频道
党建文苑
当前位置:首页>党建文苑 -- 正文
回忆我的父亲史来贺
2023-06-19 10:46:09
来源: 新时代党建新闻网   浏览量:956957次
人工智能朗读:

    作者:史世荣

    今年4月23日,是父亲逝世20周年的日子;今年7月25日,又是父亲诞辰93周年的日子。父亲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我的面前,他的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我和家人为党、为人民勤勤恳恳工作。

    7月1日建党节快要到了,父亲作为1949年入党的农民党员,作为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16次出席国庆庆典活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胡锦涛先后亲临刘庄视察,接见父亲。父亲为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三、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中五、六、七、八届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9年10月,父亲当选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79年9月,第二次当选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6月,第三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将父亲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并列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1991年7月1日,父亲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优秀领导干部”;1996年7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9月,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2009年4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视察刘庄。2013年8月12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史来贺的事迹和精神很感人。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可集中宣传一批各类党员干部正面典型人物,使大家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对此,我们做子女的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父亲虽然逝世20年了,但他的精神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耀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光辉。

    一、父亲是积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模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一心只想着为群众谋福利,为国家做贡献,从来就不关心自己,也很少关心家人。

    有一件事我曾经怨恨了父亲好多年。1976年冬天的一天晚上,年迈的奶奶病情加重,而父亲正在造纸厂里带人调试机器。我去叫他,他说自己走不开,让我妈照看好,一会儿就回去。半夜里,我又去叫他,说奶奶快不行了,要见他一面。平时父亲最孝顺奶奶了,出差回来都要给奶奶买好吃的。可是这时他的心思全在机器上,只是说一会儿就回。大家都劝他回去,他说自己不能离开,万一试车不成功,刘庄损失就大了!凌晨4点多钟,我第三次去车间叫他,说奶奶已经说不出话了。他流着泪水,仍然在机器上摸索。终于试车成功了,一张整齐的纸造了出来。这是他和工人们一个多月没日没夜的辛苦。他拿着纸厂出来的第一张纸,快跑往家赶,喊道:“娘,试车成功了,儿把厂里生产的第一张纸给娘送来了!”

    可是,与奶奶只有几百米距离的父亲最后也没能和奶奶说上一句话,他扑在奶奶身上放声大哭。

    奶奶去世,父亲没有见上最后一面。爷爷1963年8月去世时,父亲因为带领群众抗击水灾同样也没有见上最后一面。

    可是,父亲对全村群众关心得无微不至,放羊老汉刘荣正、老村医刘明书病逝时,父亲都是守在床前直到给他们送终。

    1976年,刘庄开始建设第一代住房。在当时,建1000多间楼房困难很大,需要投资150多万元、数万块砖、几千吨水泥、几千方木料。父亲带头把家中价值3000多元的几棵大榆树作价1500元交给集体。母亲想留一棵给我做嫁妆,父亲坚决不同意。在父亲的带动下,全村党员干部争做贡献,建新房的材料很快就备齐了。父亲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建房,不请一个外来帮工,白天种棉粮,晚上盖楼房。父亲也亲自搬砖提泥,长时间的超负荷劳动使父亲的心脏病发作,医生劝他住院,父亲不听,第二天照样干,结果一头栽倒在工地上。干部群众急忙送他去医院抢救。父亲睁开眼,第一句话就批评大家:“你们不去盖房,待在这里干啥!”大伙急了:“你再不住院看病,俺都不干了!”父亲坦然一笑:“这点小毛病算个啥,想把我这一百斤撂倒,没恁容易!”

    父亲为群众谋利益的同时,总是想着为国家做贡献。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多数农村粮食大减产,刘庄不仅没有减产,反而给国家贡献更多,不仅多生产粮食、棉花,还坚持以平价献给国家。1957年至1962年共向国家交售皮棉44.5万多公斤。1963年5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保持先进集体荣誉——刘庄大队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配发社论《热爱集体,更热爱国家》。

    由于父亲忘我地工作,身体严重的透支,晚年患有多种疾病,但他极少去医院治疗。2003年春节刚过,他在村民大会上正讲三年规划时,突然剧烈咳嗽,并发高烧。我和家人好不容易将他送进北京一家医院,医生诊断,他体力耗空,已经无法手术。4月初,转回新乡市中心医院。他在病房又打电话又开会,反复讲刘庄三件大事:一是实现华星药厂青霉素原料药万吨产量,刘庄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上交税金达1亿元;二是建好400套村民别墅;三是刘庄建成现代化农村还有一段路要走……对于个人和家事,他却只字未提。小弟去探望他,他说:“回去把厂里工作搞好,这儿有医生……”

    4月23日,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生活和奋斗了73年的刘庄。他是带着一心为民和两袖清风走的,他是带着没有完成的心愿走的,他是穿着一双老粗布鞋走的。父亲一生保持着农民的本色,无论是见中央领导,还是在人民大会堂开会,还是出国考察,都是穿着一双老粗布鞋。

    父亲常说:“当干部要为群众着想,不能怕吃亏,不能怕出力,不能怕得罪人,共产党员的称号不是索取,而是奉献。”51年里,父亲不吃请、不受贿、不沾集体一分光、不沾别人一分便宜。有一次,外出开会,身边工作人员从会务组领取了两只密码皮箱,还有报销的发票。父亲知道后,大发脾气,最后把箱子和发票退了回去。他一直按群众的平均水平拿工分,上级规定给干部的补贴工他一个也不要。刘庄进行了三次住房改造,父亲总是最后搬入新居。2001年高级别墅建成后,村民们都搬进去了,可是父亲直到去世也没有住上一天。

    我们整理父亲的遗物时,他的居室只有一张床,一套简易沙发,一台18英寸彩电,卧室里连衣柜也没有,只是扯了一根铁丝,挂着他和母亲的衣服。父亲一生酷爱读书学习,但自己却连一个书架书橱也没有,常看的书都摆放在他的床头床边上。

    当父亲去世的噩耗传到刘庄时,村民们悲痛欲绝地哭道:“老书记呀,你是为了集体、为了全村群众累死的呀!”

    在灵车从刘庄通往新乡市殡仪馆的一路上,沿途七里营、小冀、翟坡和新乡市郊的一二十个村庄,来送父亲最后一程的人有上万人……

    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为什么没有能最后见上奶奶最后一面的原因。

    二、父亲是大力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模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父亲的一生,就是大力促进“乡村振兴”的一生。新中国成立时,刘庄村非常贫穷:“方言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逃荒把饭要,忍痛卖儿郎。”周围的人都知道,刘庄是个有名的佃户村、长工村。1952年,父亲担任村支书的那天,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父亲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750多块凹凸不平的“耷拉头”、“侧棱坡”“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

    父亲请来技术员带着小锅在棉花试验田里一住就是8年时间,总结出一套植棉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111.5斤。这是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创全国棉花亩产之最。父亲因此成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和称赞,刘庄也一跃成为全国先进典型。

    即使在错误路线重压之下,父亲忍受着栽赃陷害的冤屈,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展生产。他对群众说,他们造他们的反,我们生我们的产,到年终分配,咱们分粮食,让他们分路线。

    刘庄不靠山,不靠水,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父亲选择了与农业相关的畜牧业作为突破口,用90块钱买回3头瘦弱的小牛,以后3头牛变成了一群牛,后来发展到300多头,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

    父亲眼光独到,思维超前,敢想敢做。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就把发展重点由种植业转向工副业,创建机械厂,开始生产CF—66型汽车双音排气喇叭。由于质量过关,刘庄小喇叭响遍全国,奏响了刘庄工业发展的序曲。在机械厂基础上,又兴办了面粉厂、冰糕厂、缝纫厂、造纸厂、淀粉厂、电瓶厂等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加工型企业。刘庄人自豪地说,咱刘庄在70年代就有了市场经济。

    1980年,刘庄成立农工商联合公司,总收入达到205.5万元,人均收入1708元,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康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向高科技进军,建起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1988年产值就超过3000万元,肌苷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全村总收入4200万元,人均3万元。

    1990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长篇通讯《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记河南省新乡县刘庄党总支书记史来贺》,同时配发《共产党员的榜样——向史来贺同志学习》的评论员文章。

    父亲去世时,355户1616人的刘庄,固定资产近10亿元,总产值8.8亿元,上缴税金4500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村民享有住房、上学、医疗、用水、婚丧嫁娶用车等40多项免费福利。全村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市场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

    村民不光口袋富了,还要脑袋富,父亲说:“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民知识化,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不牢靠。”为全面提高村民的素质,父亲带领干部群众建设了高标准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使村里的孩子不出村就可以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免费系统教育,并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修,还邀请大专院校到村里办班。村里建起了科技大楼、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开办了图书馆、阅览室和青年民兵之家,每年订阅500多份科技报纸杂志,为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条件。

    全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党风好、村风好、家风好、民风好得到了充分体现。刘庄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

    三、父亲是坚持推进“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模范

    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父亲一直认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仅靠一家一户力量难以完成,全靠国家包办也不现实。把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现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有机结合,让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父亲刚当上村支书那一年,遇到洪涝,刚收割的麦子发霉生芽,在生产自救大会上,他对打算外出逃荒的人说:“集体也像一家人过日子,总不能天天都有财神爷守着,都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护着。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天塌下来咱们当被子盖,绝不会让新社会的刘庄饿死一个人!”讲得台上台下一起掉泪,人心安定下来。

    1953年开始,刘庄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选择并建立的村级核算体制基本被群众接受,也初步显示出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时的刘庄,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工林牧副占总收入的70%,2/3以上劳力转移到了二、三产业,集体实力雄厚,机械化程度高,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较强,村民收入稳步增长,分不分?全村300多户出现三种声音,“不分”占75%,“两可”占20%,“分”占5%。想分的人,有的认为凭本事单干会过得更好,有的指望拆分集体自己一夜变成万元户。还有人称,如果父亲拉着家人出去单干,一定会成为雄踞中原的富翁。父亲对此嗤之以鼻,说:“个人富了,大多数人还穷,吃饭不香,躺在床上也睡不好觉呀。集体搞好了,群众富了,个人也就富在其中了。”

    在群众讨论大会上,父亲竟然把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整整一大段话200多字,一口气背了出来!……既然红头文件都说了,“应从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允许有多种经营形式、多种劳动组织、多种计酬办法同时存在”,“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最后统一了思想,建立了“集体综合经营,专业分工生产,分级承包管理,奖罚联产联责”的新体制。刘庄新体制既保留了原有集体经济的优势,又吸收了“大包干”的优点,使集体经济活力更足。

    刘庄村成立的农业专业社,41个劳动力,经营1500亩耕地,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全村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取酬,合理差别,共同富裕”,做到了对国家贡献逐年增大,集体积累逐年增多,村民收入逐年增加,人均消费逐年提高,生活水平逐年改善。刘庄人亲身体会到集体经济带来的种种好处,更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好,体现社会主义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50多年来,刘庄人在父亲的带领下,团结一心,热爱集体,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发展工副业和兴办村办集体企业,到建立高科技的华星药厂,农、工、副、牧、林业齐发展,集体所有制越来越巩固,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

    在刘庄,企业是集体的,田地是集体的,农机是集体的,一草一木都是集体的。村民们在集体的怀抱着努力地工作,勤奋地学习,幸福地生活。1976年,刘庄村集体先后为群众建起了2层和5层住宅楼房,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2000年,刘庄村集体规划建设了400套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式农民别墅,中央空调、闭路电视、集中供暖、集中供气等一应俱全,村民享有住房、入学、医疗、用水等各种生活福利。

    父亲特别看重集体利益,他常对我们说:“咱们是党员,可不能顾了自己的小家,忘了集体这个大家。小家的利益,要服从‘大家’的利益,服从群众的利益。”上世纪70年代中期,有一天,我弟弟世会和村里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一起跑到集体果园里摘桃子吃。父亲知道后,把世会找来,严厉批评他说:“你要知道这是集体的桃子,是不能随便摘的。你去摘一个,别人就会摘十个,这样下去,集体的桃子不就摘光了吗?我还能去说谁?”随后,父亲让世会在会上作了检讨,他自己也作了自我批评。这件事在全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干部群众受到一次深刻的集体主义观念教育。

    父亲多年养成习惯,每夜入睡前,都要对全村300多户“过电影”,想一想哪一家还有什么困难没有解决。村民说:“在咱村,是集体致富,不漏一家。全村谁家日子不能过了,老史都过去拉一把。特别是对困难户,格外看得重,恐怕他们过不好。”

    父亲把刘庄村带上了共同富裕道路,而且“一村帮带13村”,把周边新乡县、修武县、原阳县13个贫困线以下的村庄,也带入中等水平甚至先进行列,真正做到了“先富带后富”。

    父亲虽然逝世了,但他的骨灰洒在了他生活奋斗了七十三个春秋的刘庄土地上,他是刘庄的村魂,时时关注着刘庄的发展。父亲虽然逝世了,但他精神的旗帜永远不会褪色。

责任编辑: 梁玲玉  曹道伟

审核:张文君 岳伟新

值班编委:周福森 刘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