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地方频道
理论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实践 -- 正文
安文化与预防和应对校园霸凌
2024-05-30 12:40:37
来源: 新时代党建新闻网   浏览量:955832次
人工智能朗读:

    [摘要]:在当今全球教育体系中,尽管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促进个人成长的学习环境,校园霸凌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跨越国界、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网络空间的扩展,校园霸凌的形式与边界也在不断演变,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难解,长期遭受霸凌的学生可能会经历持久的心理创伤,包括抑郁、焦虑、自我伤害行为乃至自杀倾向,严重阻碍其全面成长。

    本文揭示造成霸凌行为背后的因素,结合“安文化”提出针对校园霸凌的预防及应对措施,为学校、家庭提供实践帮助,共同构建一个无霸凌、更加包容和谐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安文化;校园霸凌;霸凌特征;应对措施;

    作者:邓军强 李政

    一、安文化与校园霸凌的关联意义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探索中,“安文化”的概念与校园霸凌问题的解决形成了紧密而深刻的关联,展现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校园这个微型社会中,安文化的核心内涵与校园霸凌的预防和应对策略不谋而合,成为对抗这一社会顽疾的有力武器。

    (一)安文化倡导的尊重与理解是打破霸凌循环的关键。通过引导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不同背景下的同学,这不仅能减少基于偏见的霸凌行为,还能促使同学间的相互支持与包容,形成积极的学校氛围。

    (二)安文化强调的开放沟通渠道为霸凌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了可能。结合安文化,学校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信任,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机制使得受害学生敢于发声,旁观者愿意伸出援手,而学校管理层则能快速响应,采取必要措施。这种透明和高效的沟通模式,有助于及时化解冲突,防止霸凌行为升级。

    (三)安文化的预防教育是构建无霸凌校园的基石。通过冲突解决策略及网络安全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识别霸凌、如何在遇到此类情况时自我保护、自我解救。

    安文化与校园霸凌的关联意义,在于它不仅能为校园提供应对霸凌的一些应对策略,也是一种文化转型的催化剂,促使学校成为一个充满理解、尊重、安全与和谐的成长摇篮。

    二、校园霸凌的含义及特征

    校园霸凌,作为全球教育体系中的一大痛点,指的是在教育机构内部或周边,学生之间发生持续性、目的性且具有权利不平等的恶意行为。这些行为旨在造成受害者心理、情感或物理上的伤害,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及社交能力。具体表现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霸凌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其重复性和持久性。不同于偶尔的冲突或误会,霸凌行为通常表现为一系列反复发生的事件,这种持续的攻击不仅加深了受害者的痛苦,还可能导致其逐渐丧失反抗的信息与能力,陷入无助和绝望的境地。

    (二)霸凌行为体现为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言语组织攻击、身体侵犯、社交排斥和网络欺凌。言语霸凌涉及辱骂、嘲笑、诽谤等,伤害受害者的自尊心;身体霸凌则通过推搡、击打等直接身体接触造成伤害;社交排斥,或称为关系霸凌,通过孤立、散布谣言、破坏人际关系等手段,使受害者感到被抛弃;而网络霸凌,则借助互联网匿名性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得霸凌行为更加隐秘且影响范围广泛。

    (三)校园霸凌体现了权利不对等。霸凌者往往利用身体力量、社交地位、信息掌控等优势,对处于弱势的个体进行压迫。这种不平等的关系的形成,使得霸凌行为得以维持,受害者难以寻求有效自我保护。

    (四)视野之外,如卫生间、操场角落、网络平台等,使得霸凌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同时,旁观者的沉默或被动参与进一步加剧了霸凌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影响了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校园霸凌的影响深远且复杂。短期来看,受害者可能经历学习成绩下滑、社交障碍、情绪问题甚至身体健康严重受损。长远而言,霸凌经历可能塑造个体负面自我认知,影响其成年后的社交关系、职业发展及心理健康,部分人甚至可能长期受困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

    三、校园霸凌产生的因素

    校园霸凌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这些因素涵盖了个人特质、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从个体因素来看,霸凌者往往具有较低的同理心、较高的攻击性倾向以及对权利和控制的需求。受害者也可能因为其外貌、性格、社会经济状况、性别身份等因素成为被霸凌目标。

    (一)家庭环境是不可忽视因素之一。家庭内的不良沟通模式、过度严厉或放任不管的教养方式、家庭暴力的存在,都可能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使他们更容易模仿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另外,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疏离或缺乏足够的情感支持,可能导致孩子在社交中寻求不当的方式来获得注意或权力感。

    (二)学校环境的氛围和管理同样对校园霸凌有直接影响。缺乏明确的反霸凌政策、监管不严、师生关系疏远、以及同学间的竞争压力,都可能为霸凌行为提供温床。当学校文化未能有效促进尊重、包容和互助的价值观时,学生间的冲突和不平等对待便容易发生。此外,教师和管理人员对霸凌行为的忽视或处理不当,也可能无意中纵容了这种行为的持续。

    (三)社会文化的因素影响。媒体中的暴力内容、网上匿名性导致的责任感缺失、以及社会普遍存在的对某些群体的刻板印象和歧视,都可能被学生内化,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霸凌行为。特别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网络霸凌成为新形态,社交媒体平台的便捷性和广泛覆盖,使得霸凌行为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影响更加深远。

    校园霸凌的产生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的交互影响。因此解决校园霸凌问题也需要从这些层面出发,采取综合性策略,既要关注个体的成长与教育,也要改善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同时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共同构建一个无霸凌、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四、校园霸凌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一)个体层面。一是增强自我意识,教育学生认识并尊重自我价值,明白每个人都有权利不受欺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二是社交技能培训,通过情景模拟方式,训练学生有效沟通、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如何在面对霸凌时保持冷静并寻求帮助;三是网络素养教育,鉴于网络霸凌的兴起,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包括识别网络陷阱、保护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社交媒体,以及如何应对网络欺凌。

    (二)家庭层面。一是鼓励家长与孩子建立信任的沟通渠道,定期讨论学校生活,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的霸凌问题;二是家长应以身作则,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和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态度,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社会行为模式;三是家庭环境建设,要营造温馨、支持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冲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

    (三)学校层面。一是明确政策,学校应制定详尽的反霸凌政策,明确界定霸凌行为,设立举报机制,确保所有师生都知晓政策内容及后果;二是注重师资培训,定期对教师进行预防和应对霸凌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敏感性和干预能力;三是环境营造,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主题活动、墙报等方式宣传尊重、包容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四是教育干预,为霸凌受害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同时对霸凌者进行行为修正和情感教育;五是建立学生互助小组,鼓励学生相互支持,通过同伴影响促进正向行为,减少霸凌行为。

    (四)社会层面。一是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提升公众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关注,消除社会对霸凌的误解和容忍;二是国家和地区应出台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校园霸凌的法律责任,保障受益者的权益;三是做好资源共享,学校应与社区、心理咨询机构筹建合作机制,利用社区资源,如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开展反霸凌教育项目,拓宽教育覆盖面。

    校园霸凌的预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的优化,共同构建一个全面的防护网,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这不仅需要即时的干预措施,更需长远的教育改革和社会文化转变,共同促进一个无霸凌的“安文化”社会。

    综上所述,构建安全校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让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携手,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作者简介:邓军强系中国安文化研究智库专家、湖南省安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红旗渠友好合作联合会主席。

    李政系中国安文化研究智库特约研究员

    参考文献:

    [1]包伟.德育教育对校园霸凌的预防及干预措施.[J].神舟教育.2018,(36):197.

    [2]李若瀚、魏然.我国校园霸凌的案例透视和预防对策研究.[N].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2,(03);89-97.

    [3]林泳许.校园霸凌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应对-兼论中学生道德教育.[N].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06);3-7.

    [4]吕振东、牛晓虹.农村中小学“校园霸凌”预防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7);22.

    [5]钟玲.美国“站起来反对霸凌”教育活动及我国校园霸凌预防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5);119-122.

微信图片_20240530124449.jpg

 编辑:朱颖 王琳悦

责任编辑: 刘瑞军 张小梅 

审核:周福燊 郭帆 

终审:煜凯


关闭